跟其他大部分朝官不同,阮天富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中立派”。
没有背景,天吉三年中的进士,在地方历练五年后调回京城,然后便一头扎进工部,七年来官职没有任何变化。
为官者若是寒门出身,其实一般都会选择依附于某个大的势力,好为自己的仕途减少一些阻碍。
但阮天富却不愿如此,所以他才在七年之中寸步不前。
对此阮天富并不在乎。
因为能入京做官,并且还挤得进朝堂,他已经就很满足了。
而既然于仕途再无任何奢望,那么保持中立无疑便是最好的选择。
即便上不去,但最起码也掉不下来。
更关键的是,不论发生什么大事他都可以性命无忧,不会因为某一派的覆灭而陪葬。
当然了,阮天富知道乱世之局无人能独善其身的道理。
不过他既然掌控不了时局,但却可以掌控自己远离“风暴”中心。
就像现在。
当朝堂上百余朝官都在为自己的命运心惊胆战时,阮天富却可以站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淡定自若。
不论是他的身份还是他现在所站的位置都无比安全。
所以,阮天富甚至还有心情东张西望的去观察同僚们的表情。
有人平静,有人慌张。
有人愤怒,有人胆怯。
有人的官服已被冷汗浸透,有人在不慌不忙整理着官帽......
小小的太和殿此刻就像是一座戏台,上面站满了各式各样的角色,准备共同出演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戏。
而虽然同样站在人群之中,但阮天富此刻却更像是一个观众。
他轻轻打了个哈欠,将重心从左脚换到右脚,终于找到了一个更舒服的看戏姿势。
然后。
当身后殿门慢慢关合,宁文均自屏风之后现身时,这场大戏便也正式开场了。
......
......
天吉十五年,十一月初四,卯时一刻。
宁文均出现在太和殿中,但并未如往常一样站在面向龙椅的第一排,而是挺身立于龙台之上,直面着面前共计一百一十八位文武百官。
几乎是一瞬间,太和殿中便变得鸦雀无声。
然后,在向屏风后侧看了一眼之后,他便开口进行了一场长达半个时辰的演讲。
这场演讲中,宁文均义正严词的说出了若干宁永年曾做过的“凶暴”之事。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杀死许士兴,逼迫许家造反;屠顺亲王满门,使得蜀州陷入大乱;一手策划了原州城惨案,令两百万大宁百姓于一夜之间惨死......
在将这些事悉数说完之后,宁文均简单总结自己的爹根本不配为人皇,甚至连人都不配做。
而他早已对此深恶痛绝,所以便下令魏贤志借凶君离京之时举旗起义,只为还天下一个真相。
当然了,宁永年这般凶君自然也不能再做大宁的皇帝。
所以他这位唯一的皇子,便只能暂时担起重任、临危即位,领导大宁子民走向正确的道路......
如果抛开那些有的没的废话,以及为了烘托气氛而说的豪言壮语,那宁文均的整篇演讲基本就是说了这么个事情。
而阮天富虽然听得惊愕,但其实打从宁文均消失一夜后又安然无恙的出现在太和殿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猜到了这位皇子要篡位了。
好家伙。
别人造反都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你倒好,直接来了个“清君”!
虽然阮天富相信宁永年确实做过那些事,但哪个君王又没有做过点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以这种理由篡位......
也不是不行,最起码算是给了天下一个交代。
但对于宁文均能否篡位成功,阮天富却持怀疑态度。
......
古往今来,想要篡位一般来说需得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篡位之人必须得有皇室血统。
第二,篡位之人必须得有足够的武力控制京城,最起码也要控制住皇宫。
第三,篡位之人必须得能得到朝廷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第四,篡位之人必须得能得到大部分百姓的支持......至少不能反对。
而眼下的情况很明显。
第一点宁文均无疑完全满足。
第二点魏家也已经帮他做到了。
可这第三第四点......
且不说宁文均能否被大宁百姓认可这般相对遥远的事,但说他能不能得到大部分朝官的支持,阮天富就觉得够呛。
在许、柳两家尽灭之后,如今大宁朝堂之上就只剩下三种朝官。
第一种就是如自己这般的中立派。
而剩下的自然就是“宁派”和“魏派”。
后两者的数量相差无几,加起来基本有个七八十人。
所以余下那三四十人中立派的态度就尤为重要。
这些人如果支持宁文均,那后者便大概率能“顺理成章”的即位。
而若是这些人不支持,或者不发表意见......那即便宁文均在魏家的帮助下强行即位,但也绝对无法让各州府顺服。
毕竟站在这里的每一个官,几乎都代表着地方上的一股大势力。
因此别说宁文均了,就连魏贤志也不敢随便乱杀,只能是通过威逼利诱种种手段来争取每个人的支持。
只是这何谈容易。
要知道“中立派”的为官之道就是不站队,更何况是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定更不会表现出任何倾向。
再说现在距离魏家“起义”仅仅过去一夜,哪里有时间给魏贤志来暗中“拉票”?
最起码自己就没有被魏家找上。
所以......
“太急了......”
轻轻叹了口,阮天富自言自语的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而就在他思考的同时,朝堂之上早已理所当然的乱作一团。
“共事”了这么久,大家对于彼此姓“宁”还是姓“魏”早就一清二楚,因此一等宁文均演讲完就已然开始了激烈的争辩。
当然了,双方吵归吵,但说话还是比较注意分寸的。
尤其是宁派的官员,也不敢直接骂宁文均企图篡位,只是不停嚷嚷着“此事需得等皇上回来再议”,“若是皇子所言为真,皇上到时再退位也不迟”之类的话。
就这样,整个太和殿突然便从此前的死寂变得热闹。
只不过两边人数相当、声量相当,就这样吵下去估计吵到明年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因此,魏贤志、宁文均,甚至是阮天富,都在等待着一个可以改变这种僵局的契机的出现。
三人并不知道魏长天做了什么安排,阮天富更是连“魏长天已经做了安排”这件事都不晓得。
直到他看见公认的“中立派高官”李刊突然一步迈出,恭恭敬敬的冲宁文均拱了拱手。
“殿下!”
“自今日起,大理寺愿听令于殿下调遣!”
“......”
“殿下!鸿胪寺亦愿您早日即位,还天下以泰平!”
“殿下!我国子监千余监生亦有此愿!”
“清吏司附议!”
“光禄寺附议!”
“通政司附议!”
“工部附议!”
“詹事府附议!”
“......”